陈科艳团队进入“一课多师”教学赛道
日期:2025-09-15  作者:陈科艳 来源:  浏览量:7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我校第三届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陈科艳“一课多师”教学团队于9月15日在2024级计算机网络技术1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正式启动“一课多师”教学模式,为思政课堂注入新活力。

该堂课特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团队成员吕剑新博士授课。课堂伊始,吕剑新老师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切入主题,巧妙结合“卡夫丁峡谷”理论,系统阐释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

图片2.png 

授课过程中,吕老师不仅深刻讲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还清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内在关系,帮助学生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理论创新的关键脉络。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并接受苏联的帮扶”这一话题入手,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逻辑关系。

图片1.png

课后,同学们反响热烈。大家普遍表示,通过吕老师系统深入的讲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理论自信和历史自觉。同时,学生们对“一课多师”的教学形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模式让他们接触到了多元化的学术视角和教学风格,大大拓宽了思维边界,收获颇丰。

图片3.png 

团队成员表示,此次“一课多师”课堂的顺利启动是团队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一步。未来,团队将持续加强内部协作,聚焦教学专题深耕细作,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团队的目标是汇聚教师的集体智慧,融合多样化教学风格,为学生打造更具思想深度、知识广度和课堂吸引力的学习体验,以此引导大学生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收藏本页